想當初在去法國前,就已耳聞法國勞工權益之高漲與層出不窮的罷工事件之頻繁。而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和台灣、其他亞洲國家甚至是某些歐洲國家比起來,他們對於勞工雇用的規範的確是嚴格很多。很多鄉民很愛哀怨說台灣對勞工是多麼差勁,工時是如何長得不合理,而法國又是如何保障勞工基本人權,勞工意識是多麼強大等等。其實這些說法其來有自,我也認同有些職場怪異的、不對等的現象是導致產業競爭力下降的因素之一。不過這件事情如果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帶出更多層次的探討,就比較不會陷入「外國就是好,台灣就是爛」的極端對立,對於解決這項社會問題,也許可以更有幫助吧。不過我不是什麼經濟學家,也非學有專精的社會學學者,只是帶出我短短十個月留法生活的一點心得罷了。
好爽好爽的法國人
在法國,幾乎每個行業都有強大的工會在支持,連法律都訂定十分嚴格的勞工法規。政治上,左派就是以支持勞工、反對資產階級為主的一群派別,雖然歷史上長期以右派執政居多,但左派總是發揮有效的制衡力量,透過強而有力的勞工運動捍衛了廣大勞工的權益;也因法國以社會福利國家為基本國策,所以他們能夠有較多的彈性空間去討論這件事情。早在1987年,法國的法定工時就已經降到每週39小時,2002年更是降到每週35小時,每年還有五周的帶薪假期,至今仍為各國望其項背的超低工時標準。除此之外,遇週二、四為國定假期,週一、五就會自動放假了(而且還不補假),再加上老闆有時真的不來上班的話還可以讓員工自己選擇要不要也跟著放假,這樣加一加假期又更多了......。這是帳面上的情形,實際上的情形,像是週一銀行都不太上班,週三我住的那棟學生宿舍的管理處不開放,CAF(家庭補助局)有時週四例外性關閉,再來個xx節誰誰誰哪個機構又不用上班了,這樣一週下來大家輪流放假,要是你有急事要辦又剛好這些單位輪流玩躲貓貓放假,那真的是急到捏著xx都沒有人可以幫你的!根據統計法國一年約有150天的假期,比咱們中國民國2012年休116天比起來簡直是勞工天堂、資方地獄。但是就算假這麼多了,因為對薪資待遇的不滿,或是福利削減而導致的罷工事件仍然時有所聞。2008年法國總統沙克吉為了挽救經濟衰退的危機,大幅削減勞工福利,包括退休年齡從60歲延長到62歲等勞工視為極不人道的政策,引發了全國上百萬的民眾走上街頭罷工、遊行抗議。跟某個朋友談過這個現象,他說:「你看法國人假很多,其實大家很忙的!週末兩天要整理家裡、打掃庭院、逗貓溜狗、帶兒子去踢足球、跟朋友聚會,這樣時間就用光光啦!所以有時候大家覺得假還不夠多,就要罷工抗議!啾咪^.<」所以我們都說你很多美國時間耶之類的,其實應該要改為你有很多法國時間才比較對吧......
超衰罷工事件
當然,夜路走多了遲早要遇見鬼的,所以法國路走多了遲早要遇見罷工的。在2011年十月初我去德國拜訪朋友後回來,在法國東北部大城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要轉車回里昂。一下車就看到一大堆人全擠在月台上看著列車資訊顯示幕,我還在想說什麼回事,拿出手機查詢那個不斷閃動的法文字;結果,靠,所有火車都被取消了!!!後來去問車站服務人員,他們特地用英文跟我解釋當天有列車長(controller)被無票搭乘的乘客刺成重傷(assassinated),事故造成全法火車司機大罷工,當晚除了國際列車以外,全法所有火車無一倖免地停擺。這理由聽在台灣人耳中實在很扯,我聽完還想說:為什麼一個控制器被刺到壞掉會造成全法火車停擺?因為覺得這理由實在太鬼扯蛋了,所以我覺得聽錯應該不全然是我的英文很爛的關係吧(囧)。我也問過車站人員他們會不會負責,但他們一邊指著車站龐大的人群,一邊說他們不可能幫你定旅館(你看人這麼多我們怎麼處理嘛~對不對~);於是當晚被迫滯留史特拉斯堡的一晚,也只好認份地快點找旅店安定下來。老實說,當時我簡直快嚇死了,才剛來沒多久就碰到這麼大條的事件,該怎麼辦才好?不可思議地看著車站內廣大的人群和不斷閃爍提醒乘客的跑馬燈,還要一邊想著今晚要怎麼度過的難題。但法國人也許對此習以為常,又他們對勞工權益和個人自由早已有深刻的體認和尊重,雖然大家的臉上都一臉無奈或怒氣,但也只是乖乖地撥著手機,通知家人或對方必須改期的約會;沒有看見任何一人大聲地指責法國國鐵的不對,或是痛批某某主管必須出面負責的情況。換作在台灣恐怕不只是上新聞頭條而已,憤怒的人群大概會要求站長踹共下跪道歉了吧。同樣的情況以我們的角度,也許會覺得罷工的人很自私,不顧大眾的權益;但既然所有法國人都能尊重他們罷工的決定和權益,以這個角度來說,又能說他們很自私嗎?
另外還有去倫敦的罷工事件:在我和朋友聖誕假期要去倫敦的前三天,爆發了機場安檢人員集體罷工事件,里昂、土魯斯、巴黎兩座機場和其他一些法國機場都受到影響,飛機完全無法起飛,取消的航班越來越多,到出發前兩天已經完全取消所有起降了。罷工的原因也不外乎是薪水問題,他們抱怨工時太長待遇太低,要求每月加薪300歐元否則誓死不罷休。事件一出,所有的朋友都紛紛幹譙,學期剛結束就遇到這種鳥事,任何一國的人都會不爽吧嘖嘖。所以我和另一個負責排行程的朋友那幾天一直密切注意狀況,並且想了一些備案,像是改搭eurostar還是eurobus之類的痛痛方案(一個痛荷包,一個痛屁股)。也請法國友人幫我留意相關訊息。結果出發前一天晚上,法國朋友傳訊息給我說出發當天下午4點前的班機全取消了,我從床上罵髒話跳起來,馬上聯絡我朋友開始更改機票;幸好下午4點多還有一班往倫敦的飛機,在我們眼明手快的動作之下半小時內就處理完成了。雖然還是損失了將近一天的行程,但還是順利地完成那次的倫敦之旅。
勞工意識怎麼形成的?
其他比較小的罷工,像是市區軌道交通還是垃圾清潔人員罷工等等的,就更多更常見也更不足以為奇了。雖然罷工讓人很苦惱很氣憤,但現在回頭過來看也只會笑一笑而已。畢竟損失的還不是生命還是重大財產,多了一點不便和金錢的損失倒也還好。畢竟法國人都習慣了,就算因為罷工沒辦法上課上班,老師或老闆了解原因之後也不會多問什麼了。而出外旅行本來就有風險,遇到這種事也就是考驗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而已。換個角度來看,既然大家都能尊重彼此有罷工的權益,忍受別人因罷工帶來的不便,那又有什麼好爭的?而今日法國社會可以凝聚這樣的共識,我想也是因為他們過去也有一段被極盡壓榨的歷史吧。無論是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政府和資產階級聯手打壓勞方及一般平民老百姓的手法,相比今日應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不是專業的歷史文化學家,因此就不再針對這個下去了。只是我想,勞工意識的高漲必然有他的歷史因素,要不是因為以前的人備受歧視和壓榨而最終群起反抗並形成左右派的思想主流,也不會奠定今日重視人權、保障勞工權益的基礎。
在台灣,罷工不是一件常見的事情,甚至大多數的人覺得罷工造成的影響會讓人十分不便,更有的時候連上街遊行抗議都會被說閒話了。於是就會出現某些無良資方利用媒體打壓弱勢勞工的現象,或是出現「民眾痛批xxx」之類的新聞標題。我想一方面來說,亞洲人的確比較習慣忍氣吞聲、退讓一步等作法,個性比較溫和柔順;另一方面來說,沒有經歷過那種極盡所能被剝削的環境的人們,也難以凝聚這樣的共識,一起反抗不公平的待遇。所以我們的勞資地位越來越不平等,工作環境越來越差,薪資18年零成長,這都是台灣目前迫切面臨的危機。「35小時的法國和53小時的台灣」一文談到了這個問題,現實也的確是這樣,它反映了台灣勞工缺乏集體爭取權益的意識。但是若是我們的社會沒辦法忍受別人爭取權益的行為,反而火上加油,那這樣的群體意識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被凝聚的。前陣子的華隆罷工案,獲得了很多人的聲援,也讓政府最後介入,最後終於獲得一個大家不是很滿意但也能接受的結局。但另一個打火弟兄上街頭爭取權益的新聞,消防員整天幫民眾抓狗抓貓還要打火摘蜂窩,萬一不做還要被罵領那麼多薪水卻連這點服務都不做,結果真的上街頭抗議了還被某些白目嗆聲......同樣的,若是今日因為某個不公不義的社會現象讓你起而號召萬人響應到場抗議,但是落得區區幾個鄉民到場而已,其他冷眼旁觀的人,就更沒有理由要求別人給你什麼好的保障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法國真的那麼好?台灣真的這麼爛?我想這不是二分而武斷的答案。看看自己也看看他人,如果真的覺得他們的勞工保障十分周到,除了靠自己爭取、而不是凡是都要求政府出手干預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大家都能理解人人都有爭取自己權益的自由,才不會哪天遇到罷工還是反抗事件,反而讓民粹和冷漠騎在頭上,怪罪他人影響自己的生活也就算了,更慘的是冷眼旁觀、甚至落井下石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可怕。另外,每個國家其實也都有每個國家的問題,法國嚴格的工時限制本意是提高勞動薪資並降低失業率,但如今這樣的政策使得法國產業競爭力低落、失業率不降反漲。真的想移民過去的,也要好好想清楚,他們現在也正在緊縮外國勞工的就業機會呢。你想往那邊鑽,但更多的是想從那邊逃出來的人。我跟一個很喜歡台灣的法國朋友David聊過這個問題,他明白直截地跟我說,他覺得法國的問題就是「假真的放太多了。」
衍生閱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