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邁入生命的第二十五個年頭了。
昨天晚上在宿舍樓下的健身房健身,項目不多,主要還是以胸、背、腹和手臂等肌肉群做訓練。這些訓練,從大四推甄上研究所後,就一直持續到在法國的這段期間。幸好這項好習慣有繼續維持到現在,算是少數我有一直維持著的習慣吧。雖然其實成果並不耀眼,沒有變成一般人不切實際幻想中的肌肉男,也沒有變得跟體育國手還是韓國男星一樣令人垂涎三尺,不過跟一般人比起來,還算是看得出來有在鍛鍊。昨晚八點時下去,天氣涼爽,又因為剛好是法國人的用餐時間,整間健身房只有三個人,少了一堆像國中生的幼稚法國人在健身房吵吵鬧鬧,昨晚的訓練做起來相當地舒服。
昨天第一個從背肌訓練機開始,將拉槓向下拉時順便坐下,拉到胸前做十下,再拉到背後做十下,休息,繼續做下一組,做完共六組後完成。做這項訓練時,常常容易因為用力亂了呼吸的節奏,所以一定要注意用力時吐氣,放鬆時吸氣;並且還要注意背肌是否有正確地用力,否則都是事倍功半。下一組是仰臥起坐,一組六十下或更多,反正就是做到力盡,組數則是做到不能再做為止。接著是啞鈴,先由訓練三角肌開始,坐在椅子上,看著鏡子,將啞鈴向上舉起,也仔細觀察三角肌是否有確實地施力。完成十下一組後,換成左右手輪流訓練二頭肌,因為最輕的啞鈴對我還是太重,不知道法國人是否真的這麼有力,還是這個健身房設備實在太貧乏?總之我只好一手輔助,一手施力地做完。啞鈴各做六組後完成,接著就是最後一項胸肌的訓練,因為快到九點,時間快不夠了,所以只好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就這樣完成了一小時左右的訓練。
在這一小時內,透過鏡子,我看著自己的身體,忽然開始有了些感嘆。首先是身體的左右兩邊,好像不屬於同一個身體一樣,總是不會同步地成長。右邊的背肌和手臂,怎麼看就是比左邊的大了一些;但左胸肌又唱反調地比右胸肌大一些,似乎是要幫兄弟討回一點公道一樣。接著是發現左右肩關節在起落啞鈴時,旋轉的角度怎麼看都覺得有些微的差異,叉腰時也看得出來兩邊旋轉的幅度也不一樣,令我想起前陣子同學提及的手臂測試方法:如果一手繞過頭部往背後伸,與另一隻手從腰後往上身而不能互相鉤住的話,就代表手臂曾經有受過傷。想到我就是右手沒有辦法如左手般從腰後順利地往上碰到另一隻手,就覺得有點莫名的悲哀,明明不覺得有受過什麼嚴重的傷勢,但就覺得這隻手已經不再完美。再來是自己慢慢察覺到,左右的肩膀真的不等高這件殘酷的事實。升碩一時做兵役體檢,醫生就有跟我講過,但也沒有跟我說太多;出發來法國前也請同學幫我看過,他還號稱以他注重美感和均衡的眼睛來看確實是歪斜了,只是我沒看出來。去年做OFII體檢,照出來的胸腔X光,脊椎更是直接歪了一邊給我看,一副他帶著「喔早就跟你說過你歪了的死都不相信是哪招」的沒好氣臉色跟我抗議。現在,是真真實實地感受到這一點了。
不只是自己的因素。法國對於青年,有著許多補助和優惠:搭乘國鐵可以申請一張12-25卡,憑卡便可享有極高的車資折扣,這使得我們在國內簡直可以大玩特玩;許多博物館、美術館以及隸屬國家的重要資產,也有減免、甚至免費的優惠,在法國各地,可以免費入場欣賞各種大師傑作簡直羨煞其他國家的學生們。還有餐廳、速食店以及許多私人博物館,對學生也有各式各樣的促銷以及優惠,像是Quick,我有一次意外知道原來拿出學生證點套餐,就可以免費再獲得一個一模一樣的套餐漢堡。連租房子都可以申請房屋補助,住越貴還補越多;銀行開戶也有大量的針對學生的促銷,LCL送一年的房屋保險和意外險,Société Générale就送刷卡積點送獎品。但這些補助不是只針對學生,就是只針對25~28以下的青年,即將屆滿25歲又要脫離學生身分的我,雖然還算是在這些優惠範圍內,但一想到自己離這些東西又要更遠了,就不經感嘆自己原來也到了這年紀了呀。
聽說,人的體能巔峰期是28歲,一旦過了這個年紀,體能就會開始衰退,無法再向上提昇,最多也只能維持住不讓它掉那麼快了。我現在想著的是,回台灣後是否要去把自己的骨頭敲敲打打調回正常的樣子呢?是否要趁這段時間快點培養好習慣以提升體能呢?即將25歲,對自己的期許越來越深,身體的負擔大概也要越來越重了......
昨天晚上在宿舍樓下的健身房健身,項目不多,主要還是以胸、背、腹和手臂等肌肉群做訓練。這些訓練,從大四推甄上研究所後,就一直持續到在法國的這段期間。幸好這項好習慣有繼續維持到現在,算是少數我有一直維持著的習慣吧。雖然其實成果並不耀眼,沒有變成一般人不切實際幻想中的肌肉男,也沒有變得跟體育國手還是韓國男星一樣令人垂涎三尺,不過跟一般人比起來,還算是看得出來有在鍛鍊。昨晚八點時下去,天氣涼爽,又因為剛好是法國人的用餐時間,整間健身房只有三個人,少了一堆像國中生的幼稚法國人在健身房吵吵鬧鬧,昨晚的訓練做起來相當地舒服。
昨天第一個從背肌訓練機開始,將拉槓向下拉時順便坐下,拉到胸前做十下,再拉到背後做十下,休息,繼續做下一組,做完共六組後完成。做這項訓練時,常常容易因為用力亂了呼吸的節奏,所以一定要注意用力時吐氣,放鬆時吸氣;並且還要注意背肌是否有正確地用力,否則都是事倍功半。下一組是仰臥起坐,一組六十下或更多,反正就是做到力盡,組數則是做到不能再做為止。接著是啞鈴,先由訓練三角肌開始,坐在椅子上,看著鏡子,將啞鈴向上舉起,也仔細觀察三角肌是否有確實地施力。完成十下一組後,換成左右手輪流訓練二頭肌,因為最輕的啞鈴對我還是太重,不知道法國人是否真的這麼有力,還是這個健身房設備實在太貧乏?總之我只好一手輔助,一手施力地做完。啞鈴各做六組後完成,接著就是最後一項胸肌的訓練,因為快到九點,時間快不夠了,所以只好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就這樣完成了一小時左右的訓練。
在這一小時內,透過鏡子,我看著自己的身體,忽然開始有了些感嘆。首先是身體的左右兩邊,好像不屬於同一個身體一樣,總是不會同步地成長。右邊的背肌和手臂,怎麼看就是比左邊的大了一些;但左胸肌又唱反調地比右胸肌大一些,似乎是要幫兄弟討回一點公道一樣。接著是發現左右肩關節在起落啞鈴時,旋轉的角度怎麼看都覺得有些微的差異,叉腰時也看得出來兩邊旋轉的幅度也不一樣,令我想起前陣子同學提及的手臂測試方法:如果一手繞過頭部往背後伸,與另一隻手從腰後往上身而不能互相鉤住的話,就代表手臂曾經有受過傷。想到我就是右手沒有辦法如左手般從腰後順利地往上碰到另一隻手,就覺得有點莫名的悲哀,明明不覺得有受過什麼嚴重的傷勢,但就覺得這隻手已經不再完美。再來是自己慢慢察覺到,左右的肩膀真的不等高這件殘酷的事實。升碩一時做兵役體檢,醫生就有跟我講過,但也沒有跟我說太多;出發來法國前也請同學幫我看過,他還號稱以他注重美感和均衡的眼睛來看確實是歪斜了,只是我沒看出來。去年做OFII體檢,照出來的胸腔X光,脊椎更是直接歪了一邊給我看,一副他帶著「喔早就跟你說過你歪了的死都不相信是哪招」的沒好氣臉色跟我抗議。現在,是真真實實地感受到這一點了。
不只是自己的因素。法國對於青年,有著許多補助和優惠:搭乘國鐵可以申請一張12-25卡,憑卡便可享有極高的車資折扣,這使得我們在國內簡直可以大玩特玩;許多博物館、美術館以及隸屬國家的重要資產,也有減免、甚至免費的優惠,在法國各地,可以免費入場欣賞各種大師傑作簡直羨煞其他國家的學生們。還有餐廳、速食店以及許多私人博物館,對學生也有各式各樣的促銷以及優惠,像是Quick,我有一次意外知道原來拿出學生證點套餐,就可以免費再獲得一個一模一樣的套餐漢堡。連租房子都可以申請房屋補助,住越貴還補越多;銀行開戶也有大量的針對學生的促銷,LCL送一年的房屋保險和意外險,Société Générale就送刷卡積點送獎品。但這些補助不是只針對學生,就是只針對25~28以下的青年,即將屆滿25歲又要脫離學生身分的我,雖然還算是在這些優惠範圍內,但一想到自己離這些東西又要更遠了,就不經感嘆自己原來也到了這年紀了呀。
聽說,人的體能巔峰期是28歲,一旦過了這個年紀,體能就會開始衰退,無法再向上提昇,最多也只能維持住不讓它掉那麼快了。我現在想著的是,回台灣後是否要去把自己的骨頭敲敲打打調回正常的樣子呢?是否要趁這段時間快點培養好習慣以提升體能呢?即將25歲,對自己的期許越來越深,身體的負擔大概也要越來越重了......
留言
張貼留言